
行遠自邇,激蕩百年;登高自卑,薪火永續。
1921年,歸德圣保羅醫院護士學校扎根商丘,走過100年的風雨兼程,一代代商醫人接續奮斗、揮汗躬耕,成就了如今的商丘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它為河南和豫魯蘇皖周邊地區培養了大批優秀的醫療衛生技術人才。我省3名南丁格爾獎獲得者中2人畢業于該校(第33屆獲獎者吳靜芳、第45屆獲得者宋靜)。學校是河南省高等職業教育首批特色院校、河南省優質專科高等職業院校、全國現代學徒制首批試點院校。2020年,學校被立項為“河南省高水平高等職業學校和高水平專業建設單位”(簡稱“雙高”建設)。先后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省五好基層黨組織”“全省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河南省文明校園標兵”“河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省級衛生先進單位”“省級平安校園”等100多項榮譽稱號。
推進學科建設 聚焦人才培養
10月25日,走進商丘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干凈整潔的校園,現代化的教學樓,身穿白大褂的學生們在教室內做著實驗……百年老校在這里傳承和發展,煥發著新的生機。
“1981年我在這所學校讀書,畢業后在這里任教,可以說是見證了學校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發展歷程。硬件、軟件都比原來要強太多了,特別是師資力量和對人才的培養,更是跨越式發展。”該校基礎醫學部主任蔣建平深有感觸地說。
據悉,該校始終踐行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創新發展,與時代發展同頻共振,緊緊扭住“雙高”建設這一核心軸,以對接“大健康”為導向,通過凝煉方向、引進人才、補足短板,專業結構日趨優化,傳統優勢專業特色日益鮮明,專業建設的整體實力不斷攀升。同時,積極推進學校與醫院、學校與企業的深度融合,利用學校和醫院、企業不同的教學環境和教育資源,通過“校中企”、“企中校”建設,實現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無縫鏈接,提高了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和綜合職業素質,培育出了特色鮮明的專業群。目前,該校以護理、臨床醫學、口腔醫學、醫學檢驗技術、醫學影像技術、助產、藥學等國家骨干專業和省級特色專業為龍頭,帶動專業群建設,已形成醫學類“工學結合,能力為先”、醫技類“多元合作、個性培養”、護理類“學做一體,崗位導向”和藥學類“雙元育人、工學交替”等特色專業群。
“學校面向社會引進人才,許多優秀人才都是從全國各地招聘來的。”從天津醫科大學畢業的研究生陳雨娜告訴記者,16年前該校面向全國招引人才,她看到了學校的發展潛力和務實的領導干部作風,已經在三甲醫院就業的她毅然決然的辭職來這里任教。如今該校藥學專業入選國家首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成為全國首批現代學徒制試點中唯一一所入選的醫學高等專科院校。她所主持的醫學技術虛擬仿真實訓基地成為全省唯一一所由醫學院校承擔的示范性省級虛仿建設基地。
此外,該校充分發揮醫療行業專家、企業業務骨干在課程建設中的重要作用,以就業為導向,圍繞醫學高職教育培養人才的規格與需求等,積極推進課程改革,放眼全球,加大對核心專業的國際合作建設,培養具有創新能力、國際視野、中西結合的國際合作與交流的復合型醫療人才,促進中外合作辦學良性發展。該校先后與馬來西亞管理與科學大學、美國布盧姆菲爾德學院、美國西海岸影像學院就護理、影像、康復治療技術專業進行合作辦學。
“人才培養是高校的第一要務,新時代對醫學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要求。為此,我們圍繞服務“健康中國”戰略,明確了以培養促進人民健康、服務衛生保健需求人才為辦學目標,以服務區域衛生健康事業和社會發展為辦學定位,以特色專業建設為龍頭,積極構建‘優勢突出、特色優先、協調發展’的衛生健康類專業群,推動了學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培養了適應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應用型人才,為醫療衛生健康事業發展提供人才和技術支撐。”該校副書記張松峰說。
黨建引領謀根基 “產學研用”促發展
學校的發展,根本是黨的領導,關鍵是教師的素養,而黨員教師更是關鍵的關鍵。
近年來,該校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以強化黨員意識、激發黨組織活力為著力點,做深做實“黨建+治理體系現代化”,努力實現學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健全制度體系,提升黨建質量。他們修訂完善了《商丘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堅持和完善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實施細則》,按照“繼承、完善、創新、提高”的思路,全面修訂完善包括黨群行政、教學科研等方面的規章制度,建立健全科學規范的制度體系。同時,以“黨建規范化”為重點,狠抓基本隊伍、基本陣地、基本活動、基本制度、基本保障建設,進一步完善“三全育人”體制機制,努力構建并實施“大思政”教育體系,打造 “醫學人文+思政”融入專業教育的特色育人品牌,讓高質量黨建引領學校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
“學校從‘醫’出發,也在‘醫’路前行。我們特別注重社會服務體系的構建,通過校企合作等方式,搭建技術服務與推廣、創新創業、科技攻關與創新、英才培養等多功能社會服務平臺,發揮我們的醫學優勢,為社會提供技術服務。”該校教務處處長梁建梅說。
職業院校以現有的資源和優勢服務社會,既是高職教育的使命和職責使然,亦是其自身發展的現實需要。商丘醫學高等專科學校作為商丘市紅十字會應急救護培訓基地和商丘市造血干細胞捐獻者服務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在加強隊伍建設、履行工作職責、服務群眾等方面真抓實干、克服困難,全力以赴促進應急救護工作和造血干細胞捐獻工作的新發展,為充分發揮紅十字會在社會群體中的作用貢獻力量。同時,為了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的有機銜接,學校深化產教融合,先后與廣州華銀健康醫療集團、河南益瑞康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現代哈森(商丘)藥業有限公司、魯南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醫藥企業簽訂合作協議;與中國醫藥集團旗下上海現代哈森(商丘)藥業有限公司聯合開展教育部現代學徒制首批試點項目;與寧波尚善口腔醫療集團、北京瑞爾口腔醫療集團、上海英博口腔醫療集團等聯合開展工學結合的培優模式培養等。同時通過校企合作聯合編寫出版多部專業教材,共建產教融合實踐基地,開展校企人員雙向交流,共建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教師企業實踐流動站等。
新百年恰逢新時代,新征程呼喚新作為。面向未來,商丘醫學高等專科學校這艘教育巨輪,正迎著新時代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浪潮,披荊前行。
“接下來,商丘醫學高等專科學校一定會汲取百年辦學的歷史經驗,弘揚百年辦學的優良傳統,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正確辦學方向,堅持立德樹人,聚焦高質量發展,加快推進“雙高”建設。緊緊圍繞服務“健康中國”戰略,培養更多高素質衛生技術人才,努力把學校建設成優勢突出、特色鮮明、國內知名的一流醫學高等職業院校。”商丘醫學高等專科學校黨委書記胡世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