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7日下午,我校在1號樓五樓第二會議室隆重舉辦了“應天醫學大講堂·名家講壇”系列學術報告會。美國哈佛大學神經研究所研究員李學義博士應邀作了題為《內體再循環缺陷:神經精神疾病的常見途徑》的學術報告。學校相關專業師生150余人參加了報告會。報告會由副校長孟祥主持。
李學義博士是國際知名神經生理學專家,現任哈佛大學神經研究所研究員,長期致力于神經生理領域的基礎研究。報告會上,李博士分享了其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他們發現,在亨廷頓舞蹈癥患者的神經細胞中,突變的huntingtin蛋白阻礙了內體膜蛋白Rab11的活化,導致內體循環囊泡的形成受阻,顯著降低了細胞內體再循環效率。這一缺陷嚴重影響了神經細胞的物質和能量代謝穩態。李博士進一步闡述了團隊研究的深入發現,包括轉運蛋白顆粒II在體外激活Rab11的作用,以及轉運蛋白顆粒復合體IX缺陷導致轉運蛋白顆粒II失活的機制。此外,他還總結了由內吞體再循環相關基因突變引發的多種神經和精神疾病,為相關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提供了新視角。
報告會現場氣氛熱烈,李博士用深入淺出的語言、豐富的研究案例為在場師生帶來了一場學術盛宴。報告結束后,與會師生就相關研究熱點與李博士進行了深入交流,大家紛紛表示獲益匪淺。
此次學術報告會的成功舉辦,不僅拓寬了我校師生的學術視野,也為我校進一步加強與國際學術界的交流與合作提供了契機。我校將繼續舉辦“應天醫學大講堂·名家講壇”系列活動,邀請更多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來校交流,共同推動醫學科研與教育的發展。